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悠然林下几寒暑
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24/1129/HS8VEv6xCX95FyTjgaxkg9.webp可爱的“黑眼圈”,圆滚滚的身材,憨态可掬的行为,让大熊猫成为动物圈的“顶流”,深受大众喜爱。大熊猫的进化史至少可追溯到800万年前,被誉为动物界的“活化石”。它们是从早期像熊类的动物分化而来的“始熊猫”,饮食习性逐渐由食肉进化为食竹。在《诗经》《尔雅》和《山海经》等古籍中,大熊猫被称作貊貊、貔貅、驺虞、食铁兽等。《山海经》中记述:“邛崃山,今在汉嘉严道县南,山有九折坂,出貊,似熊而黑,白驳,亦食铜铁。”文中的邛崃山位于今天的四川省境内,这是两千多年前古人对大熊猫的记载。如今,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也是中国特有的濒危保护动物。1961年,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成立时,大熊猫的形象被选为会标,成为全球野生动植物保护的象征。除了广泛的影响力外,作为独特的单一种属,大熊猫还具有极高的分类学价值,对哺乳动物的分类和演化研究极其重要。大熊猫栖息地是大熊猫生存繁衍的场所,是一种特有生境。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重要的大熊猫栖息地。2006年,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举行的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作为世界自然遗产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24/1129/DWG2mdNq5KYdoV8ypXiseW.webp气候背景下的大熊猫栖息地变迁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位于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高山峡谷地区,大渡河到岷山之间,占地约9510平方千米。这里地形地貌反差巨大,山地气候独特多变,自然环境原始封闭,为大熊猫的生存繁衍创造了条件。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显示,我国约有野生大熊猫1864只,仅生存于陕西、甘肃和四川三省的秦岭、岷山、邛崃山、凉山、大相岭和小相岭六个山系中。其中,四川大熊猫栖息地面积占全国大熊猫栖息地总面积的78.6%,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内的野生大熊猫数量占全国总数的74.4%,两者均居全国第一。栖息地具备了维系大熊猫种群生存繁衍的基本条件,而栖息地退化则是物种种群衰退乃至消失的重要原因,气候变化正是重要驱动因素之一。大熊猫是第三纪(距今6500万年—260万年)古热带森林的孑遗物种。数百处出土化石显示,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大熊猫曾广泛分布于我国黄河、长江和珠江三大流域,最北端可到北京周口店,最东端到达浙江境内,最南端则在缅甸北部。其中,更新世(距今260万年—1万年)是大熊猫家族演化进程中最繁盛的阶段。自“始熊猫”出现到现代大熊猫种群形成,大致经历了第三纪热带环境、第四纪(260万年前至今)热带亚热带环境和现代山地亚热带亚高山寒温带环境的演化。与其同一时期的恐龙早已消亡,大熊猫却幸存了下来,成为“活化石”。通过重构大熊猫的种群分化历程发现,大熊猫种群分布表现为两次扩张和两次收缩。青藏高原的隆起和远古气候的波动,特别是冰期与间冰期的反复出现,可能是影响更新世大熊猫种群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即在温暖湿润的间冰期大熊猫分布区扩大,在干燥寒冷的冰期则缩小。大熊猫种群分布的海拔也在不断扩大,如“小种大熊猫”分布的高度上限为1552米,“大熊猫巴氏亚种”则攀升至2435米,而现存大熊猫活动的最高纪录是4298米。距今1万年以来,不断增加的人类活动强度,极大地塑造了大熊猫的空间分布格局。无论是大熊猫栖息地范围还是种群数量,都在急剧萎缩,最终的幸存者进入四川盆地西缘的崇山峻岭中。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位于中国地形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区,是全球地形地貌类型、动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这一地区雨水丰沛,例如,邛崃山系湿润多雨,有“华西雨屏”之称;凉山、大相岭和小相岭正处于高原低涡或低槽的下降通道,也时常伴随着降水。区域内大熊猫的主要活动高度为海拔1200~3500米,年均气温为0.8~13℃,年降水量为800~1500毫米,雨热资源带来了较高的总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尤其是这里生长茂盛的箭竹,营养成分丰富,糖分含量较高,是大熊猫最喜爱的食物。多数时间,大熊猫在竹林间觅食,与竹林伴生的针叶阔叶混交林多具有粗大的树干,为它们提供寄居、产仔所需的树洞。优越的地理环境、适宜的气候条件和充足的食物来源,使得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成为大熊猫赖以存续至今的家园。气候变化与大熊猫的未来大熊猫是典型的林栖动物,其活动节律与温度密切相关,更倾向于在“最适宜的温度区间”活动。一年之中,大熊猫多数时间在海拔较低的竹林间觅食,进入夏季就会向上迁徙,既可躲避夏天的高温,又能寻觅到高海拔地区糖分含量更高的食物。当天气转冷,大熊猫再返回海拔较低的竹林中,以抵御冬季的严寒。研究还发现,大熊猫会选择温暖干燥的洞穴,以降低恶劣气候的不利影响。尽管森林能对外界气候产生一定的缓冲作用,为大熊猫提供气候变化下的庇护,但是,多年的观测数据和科学研究表明,近50年来大熊猫栖息地的气候正在发生变化,总体特征是呈现出暖干化的趋势。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24/1129/hfLPstFriLKboPCDoUACdY.webp大熊猫栖息地的年平均气温正在不断升高,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气温增高的态势在加速。例如,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在的邛崃山系年平均气温上升速率可达每10年增长0.06℃。除了凉山山系和小相岭山系年降水量呈增多趋势,其余山系的年降水量均在减少,平均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也呈现出减少的趋势。有研究认为,有限度的气候变暖对大熊猫栖息地的总体影响是有益的。例如,气温升高、雪线上升会促使高原植物生长期提前,并使其向高纬度地区、高海拔山地生长,从而提高总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气温与竹子的种子萌发、笋芽分化和竹林产出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升温有助于竹子的生长范围向更高海拔扩展,大熊猫的栖息地也可以随之拓展。大熊猫的食物基本以竹子为主,平均每天能吃掉9~14千克的竹子或竹笋,成年大熊猫一天最多可吃掉38千克竹子。因此,竹子的种类、数量与分布对大熊猫栖息地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研究人员利用主动增温的开顶式气室,研究气候变暖对冷箭竹生长的影响。实验发现,增温1.5℃可能对冷箭竹的生长有利,能增加冷箭竹的生物量和含氮量,从而为大熊猫提供更多富含营养物质的食物。冷箭竹是大熊猫的主食之一。1983年5月,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宝兴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相继出现箭竹大面积开花枯死的情形,大批大熊猫开始吃草,甚至饥饿而死。为了拯救大熊猫,人们用米粉、鸡蛋制成窝窝头作为大熊猫的代用食品……直到1988年,这种应急抢救状态才逐步转为正常保护状态。竹子开花受周期规律、地震、干旱、土层厚度和光照等因素影响,其中,干旱诱发竹子开花的情况最为明显。从这个角度看,气候变暖可能会缩短竹子开花的周期,增加大面积竹子开花的概率,而竹子开花后的恢复期长达8~15年不等。尽管箭竹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衍生出一定的耐旱性,但干旱仍是导致其更新较差的重要因素。作为世界珍稀濒危物种,大熊猫具有扩散能力差、繁殖能力低、食物种类单一、分布范围狭窄、生境破坏严重等特点,这些因素使大熊猫面临着生存困境,而未来的气候变化可能使其生存环境更加严峻。不同的气候模型在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不同的情况下,模拟预测出的未来气候变化对大熊猫的影响各有不同。但是,总体预测趋势是在未来气候变暖的情况下,大熊猫主食竹和生境面积都将减少,生境整体破碎化程度增加,大熊猫被迫向更高海拔、更高纬度扩散,未来大熊猫新增适宜生境多在现有分布区之外。较为悲观的预测显示,现有大熊猫栖息地的60%将会消失,新增的适宜生境仅有13%~14%,分布区将转向高海拔地区,大熊猫栖息地的最低海拔将上升500米。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动增温实验也表明,当出现3~4.5°C的极端增温时,冷箭竹的生长会受到严重威胁,种群数量、生物量和营养价值降低,大熊猫会面临食物短缺的威胁。除了自然气候的影响,挖药、采笋、放牧、森林砍伐、道路建设、火灾等人为干扰,也会对大熊猫的栖息地造成破坏。全新世(1.1万年前至今)以来,大熊猫从北、东、南三个方向退缩至川西一隅,正是上述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近几十年来,随着大熊猫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强,大熊猫种群数量开始稳定增长,栖息地的丧失也得到初步控制。基于这种情况,201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大熊猫的濒危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是值得庆幸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