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14时42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千帆极轨01组18颗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此次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据了解,此次成功发射的千帆极轨01组卫星,是素有国产“星链”之称的“千帆星座”计划首批组网卫星。此次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向全球卫星互联网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据了解,“千帆星座”整体将部署1.5万余颗卫星,建成卫星互联网系统。届时,无论身处深山荒漠、远洋高空,只要有一部手机,就能随时上网,不用担心与世界“失联”。 中国版“星链”开始构建相对马斯克的SpaceX星链项目,“千帆星座”也被称为中国版“星链”,别名G60星链计划,是我国正在建设的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计划之一。“千帆星座”的最终目标,是为全球用户提供低延时、高速率及高可靠性的卫星宽带互联网服务。 “千帆星座”空间段远景规划将部署1.5万余颗卫星。按照规划,今年将完成至少108颗卫星发射并组网运营。到2025年,“千帆星座”将完成一期648颗卫星的部署,初步构建全球覆盖的卫星互联网系统。等到了2030年底,将打造超过1万颗的低轨宽频多媒体卫星组网。 为了满足发射需要,“千帆星座”专门配套了卫星制造工厂——G60卫星数字工厂。去年末,该工厂实现投产,首星下线。此次成功发射的千帆极轨01组卫星,还首次实现了我国平板式卫星批量化研制以及“一箭18星”的堆叠发射。 太空中的“高速路”“要想富,先修路”,这个道理在太空也适用。近年来,随着遥感观测、科学研究、导航服务等卫星应用兴起,“天地一体化”的通讯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在太空中修筑一条“信息高速公路”,组建卫星互联网势在必行。 2021年,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包括上海、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等9个城市)发布了G60星链计划,又称“千帆星座”。这是一个包括三代卫星系统的全频段、多层多轨道星座设计,将于2025年底实现648颗卫星区域网络覆盖,2027年底实现全球网络覆盖。 据悉,“千帆星座”单颗卫星在轨寿命可达7年,并能够在轨自主健康管理、故障处置,即一边在太空工作,一边自我“体检”和“治病”。直到无法工作,卫星还会自主推离轨道,待下一批卫星来补全星座。 传统通讯卫星重量在1吨左右,研制周期以年计,投资以亿计,而“千帆”的卫星单颗重量不到0.3吨,未来要实现“一箭36星”的发射。 低轨卫星为什么受到热捧?人造卫星按照轨道高度可分为低轨、中轨、高轨三类。低轨通常是指距离地面500-2000千米的轨道高度,遥感卫星一般在距离地面500-600千米的高度运行,我国正在建设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一般在距离地面1000千米的高度运行。中国空间站则位于距离地面400千米左右的轨道。美国“星链”互联网卫星星座的主要运行高度在550千米左右。 低轨卫星具有很多优势。比如在通信领域,低轨卫星具有距离近、传输时延小、链路损耗低等优势,可满足偏远地区以及空中、海上通信盲区等地面网络难以覆盖区域的联网需求。 而且低轨卫星对接收终端的处理能力要求更低,移动终端也会更加灵活轻便,落地信号强度更高,可改善遮挡遮蔽条件下的定位效果,提升可用性、抗干扰和反欺骗能力。另外,未来的6G通信也和低轨卫星密切相关。 基于这些优势,很多国家都在积极布局低轨卫星星座,低轨卫星通信也成为全球热点的新兴产业。截至2024年7月,全球在轨卫星超过1万颗,其中中低轨卫星超过85%。 太空兴起“筑路热”正因如此,各国争相开始推出太空低轨星座计划,太空兴起“高速路”建造大战。这其中包括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星链”、美国亚马逊的“柯伊伯计划”、美国铱星卫星通信公司的“铱星二代”和英国的OneWeb。 我国也加入了太空“新基建”热潮,2020年向国际电信联盟(ITU)提交了布局卫星总量1.3万颗的低轨道星座与频谱申请。时至今日,我国申请卫星数量总数已接近4万颗。其中,规划的“万星星座”计划共有三个,分别是“千帆星座”、GW星座和Honghu-3(鸿鹄-3)星座。 今年,仅千帆星座就计划发射超百颗。 小链接:低轨卫星发射为何如此密集?因为近地轨道空间资源非常有限,便有了“先到先得”的规定。 按照国际电信联盟的规定,频率归全人类所有,不属于任何一个组织或者个人,所有的卫星运营商想要在空间中使用某段频率,都需要向国际电信联盟提出申请。本着“先到先得”的原则,谁先提出申请,谁就享有这段频率的优先使用权。申请了频率和轨位以后,7年内必须发射第一颗星、9年内必须发射总数达到10%、12年内发射总数需要达到50%、14年内整个星座必须完成发射,由此可见对整个星座部署的要求非常高。 流水线快速生产卫星千帆极轨01组卫星首次实现了我国平板式卫星一箭18星的堆叠发射。按照规划,2025年,“千帆星座”将完成一期648颗卫星的部署,初步构建全球覆盖的卫星互联网系统。 要在短时间研发出数量如此庞大的卫星,是如何做到的呢?唯一的办法是卫星“批量化”生产:在生产环节,采用自动化测试的方法,单机过来以后,整星进入一个数字化脉动产线,研制效率大大提高。 目前,该生产线已具备年产300颗以上卫星的能力,未来将可支持“一箭36星”发射,满足更大规模星座快速组网密集发射的需求。
|